孩子为什么会动手打人? 攻击性太强。
2024-03-19 市场动态
产生恐惧心理或感觉到竞争的必要性时,孩子会动手打人。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攻击性,大多数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地得到调整,但是个别孩子却很难调整过来,这需要家长具体、集中的教导。
第一,要不厌其烦地教孩子最基本的秩序和规则。
针对孩子的某些攻击性行为,有些家长制止一两次之后,就误认为孩子已经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。其实,就算孩子当时很明白,要把规则和规范内化,也需要一定时间和实践。当孩子照例实施咬、掐、踢等攻击性行为时,家长不妨这么说:“你咬弟弟,是不是又生气了?”这种委婉的表达,能让孩子顿时停止自己的行为动作,并认真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。时间一长,孩子就会预测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,从而会有所收敛。
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实施了攻击性行为,有些家长会因惊慌失措或无地自容而胡乱地训斥孩子,或者干脆一言不发地拉着孩子逃离现场。其实,这些做法都不妥当。当周围的人把目光投到家长身上时,家长可以说:“小孩子嘛,不太容易控制自己。”然后把孩子拉过来,像平时一样进行教育。
第二,教育生气的孩子时,不应该使用粗暴方式。
如果孩子在气头上,最好先耐心地等待孩子冷静下来,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回顾和分析刚才的一幕,然后告诉孩子,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,但通过踢、掐、咬等暴力行为宣泄是不可取的。家长要让孩子明白,就算生气,也尽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,这是比较理智且有效的方式。
第三,限制孩子收看电视的时间。
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中,有很多都有大量的暴力场面,如大喊大叫、暴跳如雷、威胁逼迫、殴打谩骂等。所以,家长事先要了解孩子喜欢看的动画节目是否有益,从而避免孩子做出粗暴行为。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电视节目时,如果出现暴力场面,与其指责或者漠视,不如平静地说:“一生气就采取暴力行为,好像不是什么好办法。是不是?”
包括韩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小儿精神医学会,一致认为禁止2周岁以内的幼儿看电视是最好的措施。
第四,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应该增加活动量。
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如果不能有效散发能量,就很有可能闹出乱子、惹是生非。对精力过分旺盛、攻击性强的孩子,应该让他们多做户外活动,以此来削减攻击性。

第五,家长付出了艰苦努力,而仍然无法改变孩子的暴力倾向时,应该毫不犹豫地咨询专家。
- 上一篇:塔吊上掉下3米长钢丝绳 “越界”砸在居民区
- 下一篇:孩子咬人的原因是什么?